8月24日,美团(03690.HK)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及半年业绩报告。今年二季度,美团实现营收680亿元,同比增长33.4%。经营利润47亿元,同比扭亏,经调整后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长272.2%。
(资料图)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美团在即时零售的场景和丰富度不断拓宽,2023年第二季度美团外卖即时配送订单量同比增长31.6%至54亿单。本季度,消费者对服务零售的需求继续大幅反弹,餐饮、出游、住宿、文体娱乐等消费需求旺盛,美团相关业务均迎来较高的增长。《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美团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预计到店和酒旅业务方面在三季度的收入同比会有较大增长,业务将更加具有韧性。同时,美团正在加强出境游产品的供给,以满足消费者增长的出境游需求。
“得益于传统消费旺季的到来,本季度公司各项业务均实现健康增长。”美团CEO王兴表示,“随着本地生活市场呈现出稳步复苏的良好态势,我们将继续围绕‘零售+科技’战略,满足用户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用科技推动本地商品零售及服务零售的效率提升,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到店酒旅交易额增速达120%
财报显示,美团今年二季度实现营收680亿元,同比增长33.4%。其中二季度核心本地商业收入达512亿元,同比增长39.2%。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4.8%至111亿元,经营利润率为21.8%。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主要包括原有的餐饮外卖和到店、酒店及旅游部分,还有美团闪购、民宿以及交通票务。
随着消费者对购物便捷性和时效性的需求不断提高,即时零售的场景和丰富度不断拓宽,本季度美团即时配送订单量同比增长31.6%至54亿单。美团方面透露,外卖月订单量在8月达到历史新高。
2023年第二季度,美团闪购的订单量和活跃用户数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第二季度众多假日消费及营销活动的刺激下,美团电子产品和家电产品在二三线城市的线上渗透率显著加快,日用品、美妆个护以及母婴产品等品类都出现了较高的季度增长。财报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美团闪购日订单量峰值再次突破1100万单,美团闪购年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30%。
本季度,消费者对服务零售的需求大幅反弹,餐饮、出游、住宿、文体娱乐等消费需求旺盛。财报显示,美团第二季度到店酒旅业务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20%,高品质供给进一步丰富,年活跃商家数及年交易用户数亦创下新高。
“本季度,我们切实抓住线下消费复苏机遇,积极拓展流量。”王兴表示,在到店业务方面,美团充分发挥线下运营能力,进一步加大业务拓展力度。根据商户类别、层级对不同商户的运营策略做了精细化分类,探索商户的多元化运营需求、深化合作。例如,对于某些低线城市的商户降低服务门槛、为中小型商户简化平台入驻流程。
具体到酒店业务,随着出行需求的日益火爆,本季度美团间夜量与APR(平均牌价)增长强劲。“我们优化了营销策略、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抓住清明、五一、端午等小长假机遇,为用户提供优惠补贴。并且,增加了旅游业务直播频次,将直播频率由每周调整至每天,并同时推出AI虚拟主播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时,进一步优化了‘酒店+’套餐优惠,吸引更多商户入驻平台,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我们对酒店间夜+餐饮/景点/门票/本地旅游进行了优化,希望能够带动更大的协同效应。”王兴说道。
美团管理层认为,到店酒旅在第二季度的增长非常大,第三季度预计整体上量的增长可能会放缓,但整个业务发展会更有韧性。“第三季度业务会受到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但是线下流量以及旅游业务仍在复苏,消费者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可以在线上进一步释放,线上消费频率会更强。美团将会进行更多的营销活动,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业务,加强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产品的接受度。”
新业务亏损收窄
美团新业务主要包括美团优选、美团买菜、餐饮供应链(快驴)、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充电宝、餐厅管理系统及其他新业务。
2023年第二季度,美团新业务营收168亿元,同比增长18.4%。经营亏损同比收窄23.5%至52亿元,经营亏损率环比改善至31.0%。
第二季度,美团优选交易额和收入继续同比增长,但由于市场整体增速低于预期,增速有所下滑。运营效率较去年同期显着改善。按净额确认的美团优选收入环比下降,主要由于补贴上升而导致件均价降低。美团优选季度经营亏损环比扩大,主要由于业务规模扩张、为驱动增长而加大的补贴、为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天气而在冷链及物流方面的花费以及季节性的产品组合变化而导致的。美团方面表示,虽然短期面临商业模式优化上的困难,相信食杂品类的线上化进程会继续,并且对美团优选的长期潜力保持信心。截至6月底,美团优选累计交易用户数已达4.7亿人。
美团在财报中表示,美团买菜业务虽然在去年第二季度基数较高,但在今年第二季度依然实现了稳健的同比增长,并取得了更高的市场份额。其中,美团买菜的商品供给中,标品和自有品牌的占比持续提升。
在科技方面,今年6月,美团公告完成对大模型创业公司光年之外境内外主体100%股权的收购,收购价约为20.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