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败的房屋摇身一变,成为精品民宿、研学基地、村史展览馆、农产品展销馆……在湖南郴州,伴随“唤醒老屋”行动的实施,一幢幢长期无人居住、被遗忘在乡村的闲宅渐渐“苏醒”,在“蝶变”焕新中给村落带来新活力。
走进北湖区华塘镇茅坪村,古码头、青砖黛瓦、小桥流水……一幅古朴素雅的山水画卷跃入眼帘。在这里,从事食品加工行业的肖秀玲租下了两栋一百多岁“高龄”的老屋,经修缮后,用作农产品展销馆。
【资料图】
“不少村民已在外定居,房屋长期空置且年久失修,导致一些房屋只剩断壁残垣,还有些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肖秀玲还记得,刚租下老屋时,空气中尘埃飞扬,木质窗棂破损不堪,屋角长满了青苔……
“我们按照‘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对老屋进行了修复改造,现在的老屋既有原汁原味的老建筑风貌,又充满了活力。”肖秀玲说,老屋承载着人们记忆里的乡愁,因此在修复后能“自带流量”,吸引不少游客参观游玩。
“从祖辈开始,我们一家四代人生活在老屋里,后来孩子们盖了新房,老屋就闲置了……”看到昔日老屋成了村里的新景点,茅坪村村民李育艾满心欢喜。“不仅老屋得到了修缮,我们每年还能拿到租金和项目分红呢!”
华塘镇党委书记谭皓介绍,作为“唤醒老屋”行动的试点乡镇,华塘镇有可流转租赁的老旧房屋近300栋,目前已有80栋完成流转协议签订。
“年久失修的老屋,不仅埋下安全隐患、影响人居环境,更制约了乡村的发展。”谭皓说,随着“唤醒老屋”行动的实施,破败危房、旱厕等被全面清理,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为明确实施范围、基本原则、工作要求等,郴州出台了“唤醒老屋”行动工作方案,根据老屋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唤醒”方式。
在桂阳县正和镇和谐村,青砖碧瓦中传来琅琅诵读声,一群身着传统服饰的学生正在背诵《三字经》。村党总支书记黄凯介绍,本村通过“市场主体+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开发了19栋具有湘南民居风格的老屋,引入公司进行整体运营,打造了国学经典屋、湘昆传承馆、古法造纸体验馆等文化场馆。
“老屋的新生,也为我们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来机遇。”黄凯说,村民们如今走上了文旅、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未来,村里还计划利用“老屋”的名片,进一步打造耕读文化体验园和特色劳动实践基地,让村民获得更多收入。
在郴州永兴县、汝城县、临武县等多地,越来越多古村老屋正在焕发新生。“历史建筑是人文之根,一幢幢老屋,承载着一个地方厚重的文化与历史。”郴州市委副书记黄进良说,按照红色教育、产业发展、公益服务等方向,“唤醒老屋”行动让“沉睡资产”苏醒,促进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机遇。